別只知道用白水煮飯了!換成它,防癌降三高,味道還特棒!煮一鍋全家受益
白米飯,是中國人最常吃的主食之一。它不但超級百搭,做起來也十分方便。
淘米 → 放米到鍋中 → 加水 → 打開電飯煲,接下來靜待米飯煮成就行。
坦白講,這樣做出的米飯,充饑沒問題。但是,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它無功無過;從養生的角度來說,它更是普通了些。
其實,如果換掉煮米飯的水,那么白米飯也能C位出道,摘取“防癌飯”的桂冠!
煮飯時把白水換成它,防病又防癌
小編也不和大家賣關子了,直截了當告訴你:把白開水換成茶水再煮飯!
別以為這是什么黑暗料理,茶水飯的好處,那可真不少!當然,這完全得益于茶葉的作用。
眾所周知,茶的保健功效十分卓越,防病作用也不俗。
簡單來說,茶水可防癌、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輻射、抗齲齒、抗紫外線、抑菌殺病毒、增強免疫功能、防治心腦血管病、緩解重金屬毒性、降脂降壓降糖、減肥、促進腦神經系統的功能等等。
就拿防癌這個大家最在意的功效來說,目前的研究資料顯示:無論是從體外實驗、動物實驗,還是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層面來看,茶葉能防癌,效果確鑿。
一般來說,茶能防前列腺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肺癌、口腔癌、食管癌等。
其實,茶葉防癌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,是茶葉含有的茶多酚。而茶多酚能防癌,主要在于其強大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。
簡單來說,茶多酚不但可以增強細胞免疫功能、預防和抗腫瘤,而且能阻斷亞硝酸銨等多種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。
因此,煮飯時別再用普通白水啦,換成茶水,不但能滿足口腹之欲,更重要的是還能防病防癌哦!
當然,要做一碗養生飯,除了換水,還可以給飯里加點料!
白飯加點它,健脾胃、通腸道、調血糖
1. 粗糧
白米+生燕麥
飯中加生燕麥,不但能促進胃腸蠕動、幫助排便,還能使人產生飽腹感,延緩餐后血糖上升速度。
白米+黑米
飯中加黑米,不但能滋陰補腎,健脾暖胃,還能補血活血。
從營養學角度來說,白米黑米一起煮,還能降血脂、調血糖,預防動脈粥樣硬化。
白米+糙米
飯中加糙米,不但能降低膽固醇,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概率,而且有助于胃腸蠕動。
白米+小米
飯中加小米,不但能健脾和胃、調補養血,還能補虛安眠,提高睡眠質量。
注意:小米性稍偏涼,氣滯者和體質偏虛寒者少吃為宜。
白米+玉米
飯中加玉米,可利尿消腫、健脾開胃、平肝利膽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玉米的開胃功效了得。
因此,這個搭配尤其適合胃口不好的人,比如老年人、兒童、久病在床的人。
2. 豆類
白米+綠豆
飯中加綠豆,不但能興奮神經、增進食欲,還能降血脂,預防冠心病。
建議:體質寒涼者可選去皮綠豆,以緩和其寒性。
白米+黃豆
飯中加黃豆,可以補脾胃、改善食欲、益氣養血。
注意:胃炎、腎結石和痛風患者不宜吃黃豆。
白米+赤小豆
飯中加赤小豆,不但有利于控制血糖,還能利尿利濕、消除水腫。
注意:赤小豆是典型的高鉀低鈉食物,因此高鉀血癥患者最好少吃。
白米+白扁豆
飯中加白扁豆,能健脾暖胃。而且最可貴的是,白扁豆性味平和,一般人群都適合食用,尤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。
提醒:豆類大多有益氣的特點,食用過多容易氣滯,腹部感覺脹,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。
3. 薯類
白米+山藥
山藥可以補腎、補肺,兼補脾胃。飯中加山藥,不但能滋補肺陰,還能利濕止瀉。
白米+紅薯
飯中加紅薯,不但能促進排便,更重要的是有助于預防癌癥,如腸癌和乳腺癌。
注意:
紅薯皮中含有生物堿,吃了容易引起腸胃不適,因此吃之前必須削皮。
紅薯吃多了容易脹氣、打嗝、吐酸水、愛放屁,因此要控制食用量。
當然,以上這些花式米飯,不是“把原料淘洗干凈、然后放鍋里煮”那么簡單。煮這些飯時,有些細節大家必須留意。
煮飯時千萬注意這2點,否則養生變傷身
1. 提前浸泡
以上提及的粗糧和豆類不易煮熟煮爛,因此,最好提前用溫水浸泡它們,等其充分吸收水分后再煮。
Tips:煮飯時用電壓力鍋,煮好的飯口感會更軟爛,且可減少營養流失。
2. 粗細搭配
對大多數人,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來說,在吃精米的同時,再適量攝取粗糧,這有利于控制血糖、體重和血脂等。
不過,這些“加料”也不是多多益善。
如果我們把主食全換成粗雜糧,那么它們所含的膳食纖維攝入過多,反而會造成便秘、腹脹、消化不良的現象。
此外,全雜糧飯導致的膳食纖維、植酸攝入過多,還會抑制鈣、鐵、鋅等營養素的吸收。
所以,建議這種粗細搭配,最好遵循“2/3白米+1/3粗糧”的比例。
部分參考資料源于網絡,侵刪。
文章由東莞珍其道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發布,提供的知識及觀點僅供參考,一切請按照實際情況為準。